旅游如何避免“踩坑”,這份旅游“避坑” 指南請收好!
發布時間:2025-04-29 來源:鹽邊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外出旅游如何避免“踩坑”?鹽邊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為大家整理的這份旅游“避坑”指南,希望對廣大游客有所幫助。
一、警惕“不合理低價游”陷阱
1.低價背后的真相
旅游團價格構成主要包含交通、住宿、餐飲、景點門票、導游服務、企業利潤等費用,各種以“補貼”“贊助”等名義宣傳的“超低價游”,實際上是通過購物、增加自費項目、降低食宿標準等方式彌補成本,最終游客支出可能遠超預期。
警惕“免費旅游”“購物(會員)送旅游”“買一送一”等“不合理低價游”宣傳噱頭,此類產品不僅嚴重擾亂旅游市場秩序,也可能伴隨諷刺、挖苦、辱罵游客以及欺騙、脅迫、誘導消費等行為,造成游客身心傷害。
2.避坑建議
旅游價格并非越低越好,外出旅游不要一味貪圖便宜,應當將旅游產品的品質、旅游服務質量和價格進行綜合考量,合理估算產品成本和價格構成,理性選擇旅游產品。
二、選擇正規旅行社與資質核驗
1.資質陷阱
“黑社”“黑導”等非法商家或個人未在監管部門備案,為規避資質審查,多以“旅游搭子”“定制師”等名義通過微信群、短視頻、私信等社交平臺私下招徠游客,受騙游客因缺乏合同、票據、經營場所等證據,維權難度大。
謹防無資質的“黑社”“黑導”在出現服務質量問題后“跑路”,查處困難,游客權益難保障。
2.避坑建議
通過全國旅游監管服務平臺(https://mr.mct.gov.cn)核驗旅行社資質或向當地文旅部門咨詢,選擇有資質的旅行社,拒絕無證經營產品。
三、合同簽訂與權益保障
1.合同漏洞風險
未簽訂書面合同或合同未明確交通、住宿、餐飲服務、購物次數及自費項目等關鍵條款,易引發糾紛。
2.避坑建議
簽訂合同時要明確費用明細、行程安排及違約責任,避免“文字游戲”,行程計劃之外的旅游活動,旅游者有權拒絕參加。同時妥善保存合同、票據、行程單作為維權憑證。
四、購物消費理性化
1.常見消費騙局
通過夸大高原缺氧危害、扶危濟困、鄉村振興、支持地震災區或民族地區為名欺騙誘導消費;通過景區高價套票、虛假“特惠商品”及宗教場所高價香火誘導消費。
“免費旅游”“不合理低價游”實為推銷理財產品、保健品、珠寶玉器、金銀飾品、中藥材、土特產品等,常針對中老年人設局。
2.避坑建議
選擇正規商店購物,保存好購物小票、付款憑證及商品標簽,留存證據。拒絕“算命消災”“開光祈福”等封建迷信活動。
五、高風險項目與網紅打卡地安全
1.安全隱患
未開發的景區、懸崖瀑布等網紅打卡地缺乏安全設施,易發生意外。盲目參與高空跳傘、潛水等高風險項目,忽視身體狀況和工作人員提示。
2.安全建議
提前查詢景區開放時間及安全提示,避免“說走就走”式冒險。選擇有運營資質的交通工具和正規導游,拒絕“黑車”“黑導”。
六、文明旅游與法律風險
1.不文明行為后果
文物刻畫、亂丟垃圾等行為可能面臨罰款或法律追責。
逃票、插隊等破壞公共秩序行為影響他人體驗。
2.文明倡導
遵守當地風俗習慣,遵守景區規定,踐行“光盤行動”,倡導綠色出行,減少一次性用品使用。
七、投訴與維權途徑
1.投訴時效
旅游糾紛需在合同結束后90天內投訴。
要保留好證據(合同、票據、錄音等),必要時通過仲裁或訴訟解決。
2.投訴熱線
攀枝花市政務服務便民熱線:12345。
3.舉報電話
鹽邊縣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0812-3883078(鹽邊縣西城街8號)
審核: 安正發 責任編輯: 次仁曲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