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傷害起糾紛 “背靠背”調解促和諧
發布時間:2020-05-27 來源:鹽邊縣司法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的基層窗口和前沿陣地,也是黨委政府和職能部門依法治理、服務群眾的橋梁和紐帶。近日,鹽邊縣桐子林司法所充分發揮司法所職能作用,結合當地民風民俗,采取“背靠背”調解工作方式,熟練運用法理講解和心理疏導,成功化解了一起涉及苗、彝、漢族學生的校園傷害糾紛案件。
據了解,2019年12月12日中午,鹽邊縣中學校三名高三學生因打開水插隊引發肢體沖突,從而導致苗族學生侯某軀干、右大腿及右足開水燙傷4%II,侯某在攀鋼集團總醫院住院治療,治療費共計34443.59元。
桐子林司法所獲悉情況后迅速介入,積極了解原因和糾紛調解。在充分掌握情況后,桐子林司法所組織校方召開了糾紛案情分析會,根據相關法律對校方分析了該起沖突的相關法律責任:學生毛某違紀插隊打開水引發沖突,在沖突中導致侯某被開水燙傷,應承擔主要責任;侯某、黃某制止同學插隊,采取方法不當,應承擔次要責任;鹽邊縣中學校履行了應有的安全教育,無責任及過錯。由于該案件涉及苗族、彝族、漢族學生,民風民俗差異化使調解難度增加。司法所工作人員就從情、理、法等方面進行分析講解,采取“背靠背”的調解方式與學生家長多次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情。
2020年5月18日,桐子林司法所組織雙方當事人和學校負責人進行調解,鹽邊縣中學校本著人道主義及對學生的關愛,與侯某、黃某、毛某三方家長最終達成一致意見并現場簽署調解協議。其中,毛某承擔22000元,侯某承擔2443.59元,鹽邊縣中學校資助10000元。
該案件調解完成后,為了促進民族團結,幫助學生放下心結積極準備高考,司法所分別對三名學生進行了心理疏導,并向學生和家長宣傳了黨的“三個離不開”民族政策、涉及矛盾糾紛方面政策法規,希望三名學生在即將高考之際,放下負擔,和諧相處,遇事情講道理,有矛盾找老師,沉著應對,努力備考,爭取考入理想院校!
桐子林司法所成功化解這起校園傷害糾紛,離不開司法所工作人員扎實的法律功底和調解工作經驗,司法所工作人員從孩子的身心健康發展、家長之間、家長和學校之間相處的關系等方面突破,因案制宜,結合民風民俗,巧妙運用“背靠背”工作法,從情理入手,融情于法,及時預防化解校園矛盾糾紛,為學校教學和學生學習營造有序的社會環境,維護了校園的祥和穩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