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幫扶與智力扶貧一起抓 鞏固提升要有產業扶持作保障
發布時間:2020-06-12 來源:鹽邊縣信訪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6月11日,縣信訪局王譯涓局長帶領信訪局領導班子成員,深入小石洼走訪看望貧困幫扶戶。在走訪交談中發現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欠缺,精準幫扶還可以做得更精細,脫貧后鞏固提升目標不明確。針對以上問題,王局長一行通過研判,提出幾點改進意見。
一是精準幫扶,防止返貧現象發生。今年4月11日,信訪局幫扶的邊緣戶李興才家因電線老化引起火災,被蓋、棉絮、衣物等全部燒毀。信訪局為防止李興才家返貧現象發生,立即組織職工捐款1400元,購買了一臺電視機、4床棉絮和4件套,電焊了2車床及時送到李興才家,解了燃眉之急,保證了李興才家脫貧致富不受影響。
二是加大發展產業, 變“輸血功能”為“造血功能”。扶貧不能一味送錢送物,也不能低保脫貧,更不能數字脫貧,要想扶貧成果鞏固提升,確保貧困戶持續增收,必須因地制宜發展持續增收的產業。小石洼2019年已全面脫貧,但為解決脫貧后如何鞏固脫貧成果,在縣級幫扶領導和單位的爭取下,已發展了1000畝青椒,現已陸續受益,今年又爭取發展400畝芒果和340畝果桑的項目,在不久的將來,這些產業會持續創收,鞏固脫貧成果。
三是扶貧要扶智,讓經濟和智慧共同脫貧。調查發現,一些貧困戶有產品,但不思考如何變成經濟,有勞力但不知怎么掙錢,有土地但不知如何發展。從目前看,在政府引導和幫扶下脫貧了,但長遠看,必須要扶持其智慧,讓廣大貧困戶懂得要用頭腦去掙錢,獲得更多經濟和物質,不能有依賴和等、靠、要思想。
四是加強教育引導,筑牢好習慣好風氣養成。一些貧困戶住上了好房子,但是沒有養成好習慣,房子漂亮環境衛生一團糟,雞鴨關進堂屋里,特別是一些涼山搬遷來的貧困戶,思想還停留在舊習慣上,還沒有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要徹底改變精準貧困戶精神面貌,就要從教育引導他們講衛生、愛衛生,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上下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