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民政黨組〔2020〕7號中共鹽邊縣民政局黨組關于養老機構建設和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及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落實情況報告
發布時間:2020-06-17 來源:鹽邊縣民政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鹽邊民政黨組〔2020〕7號
中共鹽邊縣民政局黨組
關于養老機構建設和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及
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落實情況
報 告
縣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
按照會議安排,現將縣民政局養老機構建設和服務標準化規范化及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落實情況作簡要匯報:
一、基本情況
截至目前,鹽邊縣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37290名,其中生活、居家等各類困難老人3220名,空巢、獨居、孤寡等各類特殊困難老人640名,老齡化率達17.8%。有在冊城鄉特困人員1322人,其中集中供養549人,集中供養重殘失能老人193名,已長期臥床有42人。有公立養老服務機構9家,床位1179張,有民辦公助養老服務場所23家,床位1244張,所有養老服務機構(場所)均未備案。全縣養老服務從業人員151名,從事養老服務的社會組織1個。其中公立養老服務機構從業人員78名,民辦養老服務場所從業人員65名,養老服務社會組織從業人員8名。
二、試點工作情況
(一)養老機構建設和服務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
1.加強組織保障,強化責任落實。制定出臺《鹽邊縣養老機構建設和服務標準化規范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級相關職能部門以及各鄉鎮政府分管領導為成員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做到職責明確,措施到位。
2.加強部門聯動,強化協作共管。兩年來,縣民政局多次與協同部門溝通協作,爭取中央和省級財力支持,爭取地方財力支持,對養老機構房屋安全、消防、食品、衛生、服務質量等各方面進行全面督導檢查,協同推進試點工作。
3.摸清機構底數,實行動態管理。一是摸清家底,找準措施。與有關鄉鎮積極溝通,對公辦養老機構入駐床位、入駐人員、管理服務人員全面掌握,一對一診斷,一對一提出工作措施;二是優化布局,實行動態管理。撤銷紅果敬老院,人員資產合并到益民敬老院。
4.大力實施機構適老化提升改造。積極對接省民政廳,爭取到中央、省級改造資金、民政部試點資金、福彩公益金大力提升、持續改造各級公辦養老服務機構、民辦養老場所。已累計投入資金1469.7萬元。一是投入資金726萬元,實施益民、漁門、惠民敬老院、縣社會救助福利中心提升改造;二是投入資金121.7萬元,對所有公立養老服務機構進行了明廚亮灶、消防設施、飲水用電等改造;三是投入資金622萬元,采取民辦公助方式實施完成23家民辦養老場所建設;四是近期又成功爭取到市民政局給予中央試點資金240萬元,實施永興敬老院護理型床位改造。
5.做好養老機構備案準備。因政策變化,國家已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因歷史原因,各公辦養老機構均是多年前修建,或是舊房改造過來,普遍無房產證、房屋質量鑒定證書等,個別敬老院甚至無建設規劃,短期內無法備案。正在推動部分民辦養老場所規范化提升改造,實施備案準備。
6.深入開展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一是持續開展質量整治。縣民政部門按一月一明察、不定時暗訪等方式,對標民政部養老服務專項行動115項指標特別是其中51項核心指標,推動對標整改。二是聯合消防、市場監管、衛健等部門建立聯動機制,采取“雙隨機、一公開”方式,從運營管理、生活服務等五個方面開展大檢查、大整治。三是建立健全內控管理機制制度。出臺《養老機構食品安全工作應急預案》《鹽邊縣敬老院副食品采購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定期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演練,定期對養老機構房屋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等進行全面自查、檢查。
7.創新保險醫療化解養老風險。一是對接泰康人壽購買政府公眾責任險,每年支出福彩公益金40萬元,為來鹽“候鳥”老人購買集體意外傷害險;二是支持養老機構就近與醫療機構簽訂《養老機構醫療協議書》,建立就診綠色通道。
8.推進和鼓勵養老機構積極使用國標地標。積極推進探索養老院服務質量標準化和認證工作體系,推行《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基本規范》國家標準,鼓勵養老機構使用《攀枝花市養老機構護理區建設基本要求》《攀枝花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評價通則》等規范,提升養老服務水平。
9.積極開展養老機構醫養融合試點。聯合衛建、醫保部門,選點益民敬老院,制定《鹽邊縣益民敬老院和基層醫療機構深度醫養融合實施方案》,投入資金30萬元,在敬老院內試點建立延伸門診、延伸病房、購買醫療服務包和建立定期坐(巡)診、轉診制度。
10.加強養老服務隊伍人才建設。積極組織公民辦養老機構從業人員參加省、市各類培訓;投入資金14萬元,縣內組織從業人員到市康養學院培訓;推進完善從業人員獎補激勵政策,制定補貼政策,擬進一步完善;引進專業院校畢業生1名到農村敬老院工作。
11.切實加強養老機構安全管理。一是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聯合消防部門對標《老年人建筑設置消防設施設備規范》持續開展督導檢查;二是按《社會福利機構消防安全管理十項規定》要求,定期組織員工開展消防安全培訓演練,落實日常防火檢查和消防培訓,縣民政局每月組織一次消防檢查;三是嚴格落實食品經營許可證、原料索證索票、食品留樣等制度,每月開展一次食品安全檢查,完善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措施。
12.積極參與養老機構等級評定和參加老年人能力評估。按市民政局統一要求,組織縣內公民辦養老機構提供基礎數據,積極參與等級評定;組織有需求的老人提供家庭和身體基礎數據,參加市民政局統一組織的養老機構老年人入住評估,配合做好政府購買第三方社會組織評估服務。
13.創新養老服務機制,打通痛點堵點。一是將漁門、益民敬老院提升為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滿足區域老年人養老需求;二是在院內設立康復理療室、志愿服務崗、休閑娛樂設施等,滿足老年人多樣化服務需求。三是打通醫療報銷、救助堵點。在院內設立延伸門診、延伸病床,試點看病不出院、住院不離床,報銷救助一站式,滿足老人醫養需求。
14.積極完善養老機構建設制度體系。一是完善內控體系。對養老機構等級評估、能力評估、采購制度、食品留樣制度、安全工作應急預案、財務管理辦法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繼續完善,鼓勵養老機構使用候鳥型養老服務規范、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質量評價通則等新的地方標準。二是完善管理體系。已形成養老服務機構問題調研報告,擬向政府報告對公辦養老服務機構進行較大力度改革。三是完善補貼體系。已完成從業人員穩崗補貼制度、護理崗位補貼制度、鹽邊困難學生養老服務專業補貼制度、養老機構運營補貼制度等。
(二)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試點工作
1.加強組織保障,強化責任落實。制定出臺《鹽邊縣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試點》(鹽邊府辦發〔2018〕48號),成立由縣政府分管領導任組長,縣級相關職能部門分管領導為成員的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做到職責明確,措施到位。
2.著力擴大人才培養供給,壯大養老服務人才隊伍。一是資助就讀養老服務專業困難學生。制定《鹽邊籍養老服務專業困難學生資助辦法》,對就讀養老服務專業且在本縣有養老服務就業意向的鹽邊戶籍孤兒、低保、低收入、工會困難職工子女等困難學生,用福彩公益金予以適當資助。二是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與省民干校、市康養學院合作建立培訓機制,送鹽邊公民辦養老機構護理人員開展人才培養。三是積極對接縣人社局,爭取人社培訓補貼送培。四是在康養學院、縣傳福康養建設實習實訓基地。五是加強養老服務人才引進。通過困難學生資助、養老機構留崗等辦法引進養老護理專業人員,已補充1名養老護理專業院校畢業生到農村公辦敬老院工作。六是構建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人才隊伍。縣民政局、縣文明辦、縣直機關工委聯合建立為老服務志愿崗,組織全縣各機關青年志愿者參與到為老服務中來。
3.切實加強養老服務人才規范化管理。一是開展養老護理員登記。對取得養老護理員職業水平資格證書的151名養老服務人員進行登記,建立“鹽邊縣養老護理員人才信息庫”。二是建立養老服務人力資源工作聯系機制。與市康養學院、省民干校、長沙民干校、四川文理學院等建立工作聯系,送培鹽邊籍養老服務專業學生。
4.提高養老服務人才培養質量。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定期培訓教育機制。由縣民政局每年委托有資質的培訓機構為在冊的養老護理員提供專門技能提升培訓。2018-2019年,共培訓240人次。2020年,已向市康養學院報備,擬近期送培養老護理員100名。
5.建立養老服務人才激勵機制。一是建立養老服務就業穩崗補貼制度。用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對從事康復護理等養老服務一線工作(非管理崗)給予穩崗補貼;二是建立養老服務護理崗位補貼制度、年功貢獻制度、薪資正常增長機制,購買五險一金,依法簽訂勞動合同。三是聯合相關部門組織參加全市“最美養老醫護人員”、“優秀養老服務志愿者(義工)”、“優秀養老社會工作者”等評選活動。四是組織全縣養老服務單位參加全市養老護理員職業技能大賽,組織縣內養老護理員開展崗位練兵、技術比武及技能交流推廣等活動。
三、存在的問題和下一步工作方向
(一)公立養老機構存在的問題
1.農村敬老院法人治理結構中財務管理缺項。敬老院是由民政部門主辦、依法登記的獨立法人事業單位。但在財務管理上采取鄉鎮財政所代管,實際運行中存在敬老院收支管理無自主權、購置物資用品審批難、墊支核銷報賬難、賬目明細不透明、生活費結余被收繳、可能產生鄉鎮截留擠占挪用等具體問題。
2.運營管理滯后不利于隊伍穩定。一是人事制度不完善放大風控。聘請人員與鄉鎮政府簽訂勞動合同,未采取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方式簽訂。二是薪酬制度不完善導致隊伍質量差且不穩定。多年來工資直接按攀枝花市最低工資標準執行,按0.5倍核算績效,與林業、環保、城管、公安等政府購買服務用工和縣內餐飲、零售等普通雇工薪酬差距過大
3.管理服務工作人員核定方式不完善導致人手緊缺。一是人員核定為全縣統算,未按單個敬老院核定用工量和按需設崗,導致每個敬老院都用工不足,照護服務人員短缺。二是統一按1:10設定用工量,未考慮失能失智和重度殘疾老人用工量剛需增長,照護服務質量不高。
4.消防安全設施管護、控制、檢測和安全評估無專業資質導致消防安全風險大增。敬老院消防安全設施設備已完成標準化、自動化改造,各敬老院均無專業消防資質管護、控制、檢測和安全評估力量,安全“破窗”風險大增。
(二)公立養老服務機構下一步工作
1.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強化敬老院屬地監管責任。縣民政局成立敬老院管理服務中心,設管理服務和會計出納等5名,對鹽邊縣特困人員供養服務機構(敬老院)實行人財物統管。農村敬老院法人(院長)由鄉鎮人民政府配備,強化鄉鎮生產安全、消防和食品安全及固定資產管護屬地責任,提高特困人員送養積極性。
2.完善工作管理經費核撥機制。一是按單個敬老院設立運行基本費,確保基本運轉。二是以保基本運行門檻數為基數,增核人頭工作經費。提升敬老院收住農村特困老人積極性,不斷提升集中供養率。
3.完善資金管理制度。一是明晰敬老院人均生活費使用出口,細化使用范圍,確定食物支出不低于生活費標準70%的剛性比例。二是各敬老院年度生活費結余資金財政結轉下一年度繼續使用,不再收繳。
4.完善消防安全監管服務模式。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方式,由有資質的第三方社會組織提供消防安全設施管護、控制、檢測和安全評估和監管服務。
(三)民辦養老機構(場所)存在的問題
1.機構適老化水平不高。鹽邊民辦養老機構(場所)都是從農家樂、賓館改造而來,本質上仍然是農家樂、賓館性質,幾乎不具備接待失能、半失能老人入住能力。主要接待服務的對象為康養候鳥老人。
2.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目前鹽邊養老服務人才極度短缺,鹽邊所有民辦養老機構(場所)沒有養老專業、社會工作專業院校畢業生從業,主要服務人員僅僅參加過民政系統組織的短期業務培訓。
3.都不具備醫養、康復、臨終關懷能力。鹽邊所有民辦養老機構(場所)均未設置康復理療、臨終關懷設施,均未通過衛建、醫保部門審批的醫養結合資質。
(四)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場所)下一步工作
1.按養老機構備案要求,指導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場所)逐項對標提升改造。符合條件一家備案一家。
2.積極組織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場所)從業人員參加養老護理業務培訓,提升職業水平。
3.積極溝通衛建、醫保部門,普遍建立延伸門診、延伸病床,打通家庭、社區病床,完善醫養融合體系。
中共鹽邊縣民政局黨組
2020年4月3日
鹽邊縣民政局辦公室 2020年4月3日印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