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縣公安局走好“楓景路”守護“百姓安”
發布時間:2024-06-25 來源:鹽邊縣公安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鹽邊縣公安局
走好“楓景路”守護“百姓安”
近年來,鹽邊縣公安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緊緊抓住家庭這一基層社會治理末梢單元的關鍵點,以防范家庭問題引發的犯罪特別是“民轉刑、刑轉命”等案件為主線,全面開展家庭安全風險評估工作,走好“楓橋路”,群眾“防范指數、滿意指數、安全指數、幸福指數”不斷攀升。
一、機制保障,群眾“防范指數”上升。一是落實包保穩控工作機制。由鄉黨委政府掛村領導干部、派出所社區民警、村組干部分級包保穩控,高風險家庭不定期走訪;一般風險家庭一個月走訪不低于一次。嚴格執行溝通協調制度,社區民警聯合村組干部召開聯席會議,分析研判家庭安全風險點,確保穩控工作落到實處。二是落實特殊人群穩控機制。對轄區重點人員等依法依規進行嚴格管控;對特殊人群,建立特殊人群動態管控機制和服務管理聯動機制進行動態監測管控。三是落實預警防范機制。堅持警情分析研判,對重要警情、敏感案件、重點人員管控持續跟蹤問效,對重復性警情及時組織評估風險,對可能造成現實危害的第一時間報鄉黨委政府并聯動相關部門穩妥處置。
二、調解及時,群眾“滿意指數”上升。一是“菜單式”排查。深化“平安家庭”創建,針對命案發生多為家庭矛盾、感情糾紛、鄰里糾紛或酒后鬧事引發的“民轉刑”案件的特點,從源頭上防范命案發生。以排查調處家庭矛盾、鄰里糾紛、化解家庭安全風險為重點,根據存在風險隱患分別確定一般風險家庭和高風險家庭兩個等級。真正做到“鄉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人、時評時新”,形成“家家話平安,人人享平安”的格局。二是“買單式”管控。落實專人負責對重點人員的疏導教育和穩控,對排查出的高風險家庭、風險家庭由鄉村組干部和派出所社區民警點對點、精準化管控,每月對包保、化解、穩控情況跟蹤問效,對符合解除安全風險的家庭,及時辦理風險家庭退出手續,確保管到位、控得住。
三、治理有效,群眾“安全指數”上升。一是打擊犯罪絕不手軟。秉持“小警務大民生”“小案件大影響”的理念,凸顯破小案社會效應,緊盯重點領域、重點區域、重點行業等違法犯罪易發多發區域以及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二是安全整治絕不猶豫。持續打擊酗酒滋事、打架斗毆、“黃賭毒”等現象;持續整治酒駕、醉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持續治理重點行業、人員密集場所、易燃易爆單位等重點領域。
四、服務到位,群眾“幸福指數”上升。一是小事不小看。推行“加班、預約、延時、上門”等服務,將戶籍窗口服務電話號碼留給村干部。及時高效接處警,減少群眾辦事成本。二是小警不小看。建立群眾報警處置“三個快”機制,追蹤快:群眾每個訴求都由民警第一時間負責追蹤到底。回訪快:建立案件告知和回訪機制,認真聽取、吸納當事人的意見和建議,確保警情回訪全覆蓋。梳理快:第一時間梳理當天警情處置情況,逐條排查是否一人涉多警、一地涉多警或者警情人事物可關聯等情況。三是小難不小看。扎實推進“破小案、辦小事、解小憂、幫小忙、助小康”,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向群眾最急需的領域延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