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財政“十九條措施”聚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發布時間:2020-04-03 來源:鹽邊縣財政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鹽邊縣財政局精準對標省委省政府、縣委縣政府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進一步壓實責任、細化措施,強力推進財政扶貧工作。
一是積極爭取上級政策資金支持。加強與行業部門的配合,加強與省級財政、扶貧等部門的對接,積極爭取上級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支持力度。
二是加大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投入。聚焦年度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繼續加大本級財政脫貧攻堅資金投入,新增資金精準投向貧困村、貧困人口。
三是落實精準扶貧貸款獎補政策。對金融機構向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扶持產業發展的貸款,財政按當年發放貸款總額的1%給予補貼。
四是落實扶貧小額信貸貼息分險政策。用好用活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根據信貸規模合理確定分險基金規模,按程序對貸款損失進行比例分擔,提升分險基金效益。
五是落實農業保險保費補貼政策。實施面向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肉羊、馬鈴薯等特色農業保險,并積極爭取省市保險保費補貼支持。繼續實施農業擔保體系建設,完善“政銀擔”合作模式。
六是加強四項扶貧基金管理。加強與教育、衛生、扶貧、農業農村等部門的配合,進一步加強四項扶貧基金的使用管理。完善教育、衛生扶貧救助基金補充機制,確保基金保持合理規模,切實解決貧困家庭上學就醫“現實困難”。探索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使用方式,創新實施家庭經營、集體經營、合作經營、投資經營等基金使用模式,強化基金“造血”功能,提升基金使用效益。
七是支持開展資產收益扶貧。會同行業主管部門統籌安排扶貧資金,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等實施資產收益扶貧。賦予建檔立卡貧困戶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財產權和財產收益權。實行按股分紅、收益保底,拓寬缺勞力、缺技術和喪失勞動力的農村貧困人口持續穩定的增收渠道。
八是推進農村公益性崗位就業。支持在縣域內面向有勞動力和勞動意愿的貧困人口購買服務,選聘貧困人員為鄉村公益性水管員、鄉村環衛員、生態護林員、地質災害監測員、社會治安協管員。通過貧困群眾選聘公益性崗位,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九是支持貧困村自建自營增收。嚴格落實上級支持政策,對涉及貧困村在公開招標標準以下的山水林田路和小流域綜合治理等微小型項目,在貧困村具備項目建設及運營能力的前提下,可按照村民民主議事方式直接委托村級組織自建自營。鼓勵村級組織在自建自營過程中,積極吸納貧困群眾,促進貧困群眾增收。
十是及時分解下達財政扶貧資金。會同縣級相關部門,嚴格按照《預算法》有關規定,及時將上級和本級安排的財政脫貧攻堅資金按要求分配落實到具體項目,確保項目能早落地、早啟動。
十一是精準安排使用財政扶貧資金。會同縣級相關部門,圍繞脫貧攻堅規劃和年度計劃,緊盯貧困群眾在持續增收、穩定脫貧和鞏固提升脫貧成果中的“短板”,精準安排使用扶貧資金,將資金安排到群眾最急需的地方,切實發揮資金使用效益。
十二是切實加快扶貧資金支出進度。嚴格落實扶貧資金項目一律從縣級脫貧攻堅項目庫中選取的要求,督促行業部門結合脫貧攻堅項目實際,按照“程序不減、周期縮短”的原則,優化程序、簡化手續,集中開展財政評審、招投標、竣工驗收、財務決算和報賬工作,切實加快扶貧資金的支出進度。
十三是實施扶貧資金專項庫款保障。按照財政扶貧資金封閉管理、安全運行、精準使用的原則,對財政扶貧資金實行專項庫款保障,資金實行財政直接支付管理。
十四是實施扶貧資金動態監控。抓好財政扶貧資金動態監控平臺日常工作,實施扶貧資金支出動態監控、定期通報制度,跟蹤項目實施和績效目標實現情況,建立預警機制,及時發現和糾正資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十五是推進惠民惠農補貼資金“一卡通”發放。對到人到戶的惠民惠農財政補貼項目進行全面梳理,將符合條件的項目全部納入“一卡通”發放范圍并加快上線,同時根據補貼項目實際情況,分類明確時限要求,確保資金能早兌付,群眾能早受益。
十六是實施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實行扶貧資金績效目標全覆蓋,壓實資金使用部門和單位績效目標管理主體責任,建立推動“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的績效管理機制。落實扶貧資金與績效目標同步下達要求,加強績效目標中期監控,開展扶貧績效評價,強化評價結果運用,逐步實現扶貧項目資金績效管理的常態化、制度化、規范化。
十七是落實扶貧資金公告公示制度。嚴格落實扶貧項目資金公告公示制度,做到縣、鄉、村三級扶貧項目安排和資金使用情況公告公示的全覆蓋。
十八是開展財政脫貧攻堅大排查。認真梳理2016年以來財政脫貧攻堅資金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聚焦財政脫貧攻堅投入、財政脫貧攻堅資金使用及各類問題整改落實情況等關鍵內容,全面開展自查自糾,確保財政支持脫貧攻堅政策的落地。
十九是強化扶貧資金日常監管。加強扶貧資金日常監管和監督檢查,嚴把資金分配關、使用關和監督關。嚴守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的“紅線”,嚴肅查處扶貧資金領域違法違紀違規行為,以“零容忍”的態度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筑牢扶貧資金使用管理的“高壓線”。強化財政扶貧領域發現問題整改,實行銷號管理,確保限期整改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