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彝族鄉以產業發展為先,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讓鄉村振興“產業優”
發布時間:2022-11-24 來源:溫泉彝族鄉人民政府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解決村集體有錢辦事的基本途徑,是確保村級組織正常運轉、有效發揮作用的物質基礎,是實現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我鄉下轄5個村,其中熱水塘村、四呷左村是村集體經濟薄弱村,為了改變現狀,實現全鄉5個村集體經濟齊頭并進的發展勢頭,鄉黨委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成立工作專班,提級管理,由鄉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抓總,其他班子成員牽頭負責,各駐村工作隊及村兩委具體負責,結合實際,依托各村資源稟賦,研究制定一村一方案,抓準產業項目,用好政策資源,努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
(一)選準項目,用好政策,夯實集體經濟產業發展基礎。梳理本鄉現有資源優勢,借力鄉村振興項目支持,深入研究發展集體經濟相關政策措施,上級每年安排一定額度的專項資金,縣鄉拿出配套資金,作為村集體經濟創辦實體、集體增收的啟動資金。各村要引進以投資少、風險低、見效快的資源開發型項目為重點,選準、選好發展項目。縣級相關部門對每一個項目進行嚴格地的審查、咨詢、考察、論證和篩選,促成項目“落地”,通過集體經濟帶動引領,把項目資金轉化為集體資產,讓集體經濟發展有保障、有后勁。
(二)加強領導,規范管理,以產業助理集體經濟的發展。一是拓寬收入渠道。按照“資源換資金,存量換增量”的方針,在有條件的村,將集體房屋、土地、運輸工具等閑置資產出租,由私人承包經營,村上收取承包費。建立農產品和農資購銷服務部,為農戶及時提供生產資料、農業機械、病蟲害防治、技術咨詢等服務,幫助農戶解決生產經營中的難題,適當收取服務費用,增加村級收入。二是注重規范管理。建立健全村集體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制度、村集體經濟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公平公正的收益分配機制,推進農村集體資產股份制改革,從項目支持、資金支持、人才支撐等多方面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同時加強村集體經濟項目的監管,確保村集體經濟組織事務陽光透明、運行規范,保證資金安全。三是全面統籌規劃。堅持黨組織帶頭先行、示范引領。把村集體經濟發展工作納入黨委工作議事日程,結合鄉村振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科學編制本地村集體經濟發展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