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開 奮斗我在丨漁門鎮:山坳里的“貼心人” 打造群眾身邊的“服務驛站”
發布時間:2025-04-18 來源:鹽邊縣融媒體中心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楊姐,平時有什么問題或困難需要解決,就到村部來找我,或者給我打電話,我們都能幫著處理。”在漁門鎮犀牛村,黨總支副書記張學藝攥著筆記本和宣傳單穿梭在田埂間與農戶家,宣傳單扉頁上“三個身邊”的字樣格外醒目——“依靠身邊黨員、服務身邊群眾、解決身邊急難”,這套工作機制正通過黨員干部的腳步丈量著山鄉民情。

作為漁門鎮“三個身邊”群眾工作機制試點村,犀牛村構建起“黨員排查+分級響應”機制。張學藝帶領黨員小組的6個黨員,每日穿梭在村組院落,手中的筆記本密密麻麻記滿群眾訴求。“張書記,家里有長期臥床病人要辦殘疾證,但實在不方便出門……”在村民大會上,村民話音剛落,張學藝已在工作臺賬上做好標注:“我先把問題登記上,對接相關部門,最遲四月底前辦好這件事。”
“從政策講解到矛盾調解,我們把關懷與行動精準嵌入群眾生活細微處。”據張學藝介紹,該村建立“日排查、周研判、月銷號”制度,形成“矛盾化解在身邊”的治理閉環,以“小切口”撬動“大民生”,為廣大群眾織就了一張有溫度、有力度的服務網絡。

“三個身邊”工作機制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在漁門鎮,像張學藝這樣的黨員干部正將“問題清單”轉化為“幸福賬單”,通過“黨建+”模式推動基層治理與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深度融合。據漁門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將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持續釋放民生服務效能,為鄉村發展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