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彝族鄉2024年人大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5-08-13 來源:溫泉彝族鄉人民政府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一年來的主要工作回顧
2024 年,溫泉彝族鄉人大主席團在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在縣人大常委會的精心指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市委、縣委、鄉黨委決策部署,忠誠履行憲法和法律賦予的職責,主動融入全鄉發展大局,在推動政府工作高效開展、促進全鄉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績。
一、強化政治引領,確保人大工作正確方向
人大主席團始終將堅持黨的領導作為人大工作的首要原則,貫穿于工作的全過程、各方面。嚴格落實重大事項向鄉黨委請示報告制度,全年就工作計劃制定、重要監督活動開展、重大民生事項決定等向鄉黨委請示匯報 5 次,確保人大工作與鄉黨委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例如,在確定年度監督重點工作時,主動與鄉黨委溝通,將黨委關注、群眾關心的野趣溫泉開發項目、煙葉產業發展等問題納入監督范圍,為項目順利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持。
通過多種形式加強政治理論學習,提升代表政治素養。全年組織代表專題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及中央、省、市、縣決策部署10次,開展黨紀學習教育 6 次,內容涵蓋黨的創新理論、法律法規、鄉村振興政策等,有效增強了代表的 “四個意識”、堅定了 “四個自信”、做到了 “兩個維護”,為更好地履行職責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二、履行監督職責,推動政府工作提質增效
(一)創新監督方式,提升監督實效
人大主席團始終把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作為監督重點,積極創新監督方式方法。一年來,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執法檢查 1 次,針對檢查中發現的產業發展規劃不夠科學、鄉村建設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提出整改意見 8 條,并持續跟蹤整改情況,確保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組織代表調研視察 2 次,圍繞鄉內重點項目建設、民生工程實施等工作,深入實地了解情況,與群眾面對面交流,收集意見建議8條,及時反饋給政府及相關部門,推動了政府工作的改進和完善。
在監督過程中,注重運用信息化手段,建立了監督工作臺賬管理系統,對監督發現的問題實行清單化管理,明確整改責任、時限和要求,定期開展 “回頭看”,實現了監督工作的全過程跟蹤和閉環管理,有效提高了監督工作的精準性和實效性。
(二)聚焦重點領域,增強監督針對性
經濟領域監督:加強對政府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監督,全年聽取和審議年度財政預算執行、預算調整等工作報告 4 次。組織代表對預算編制的科學性、合理性進行審查,提出優化預算支出結構、加強重點項目資金保障等建議 6 條,推動政府進一步規范財政收支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同時,關注政府債務管理情況,對政府新增債務項目進行嚴格審查,確保債務風險可控,為全鄉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民生領域監督:圍繞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升等民生重點工作,強化監督力度。在鄉村振興方面,對全鄉特色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針對中草藥、魔芋等特色產業種植技術推廣難題,組織代表與農業專家、種植戶進行座談交流,提出加強技術培訓、完善產業扶持政策等建議 5 條,推動特色農業產業提質增效。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對箐溫路修復、垮山溝地災點整治等民生項目進行全程監督,從項目規劃、招標到施工建設,代表們深入現場查看進度和質量,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3 個,確保項目按時高質量完成,有效改善了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在公共服務提升方面,關注教育、醫療等領域,組織代表視察學校、衛生院,對師資隊伍建設、醫療設備配備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 4 條,督促政府加大投入,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生態環境領域監督:為守護好溫泉彝族鄉的綠水青山,人大主席團加強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監督。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專項調研,對全鄉森林資源保護、河流污染防治等工作進行檢查,針對發現的森林防滅火措施落實不到位、部分河流存在垃圾傾倒等問題,向政府提出加強宣傳教育、加大執法力度、建立長效保潔機制等建議 7 條,推動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三)強化監督結果運用,推動問題解決
建立健全監督結果運用機制,對監督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向政府及相關部門發出整改通知書,并要求其在規定時間內提交整改報告。加強與政府的溝通協調,定期召開監督工作聯席會議,聽取整改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對整改不力的部門進行督促和問責。通過強化監督結果運用,全年監督發現的 15個問題中,已完成整改 15個,整改完成率達到100%,有效推動了政府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解決,提升了政府工作效能和服務水平。
三、助力中心工作,服務全鄉高質量發展大局
(一)推動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
積極響應縣人大常委會 “共同富裕?建功有我” 代表行動號召,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組織開展政策宣講40 場,通過 “田間課堂”“院壩微宣講” 等形式,向群眾廣泛宣傳共同富裕理念和相關政策,覆蓋群眾2000余人次,提高了群眾對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的知曉率和參與度。
推動解決民生實事27件,涉及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提升等領域。在產業發展方面,協助政府引進煙葉種植大戶,帶動農戶發展特色種植養殖產業,促進農民增收。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積極爭取項目資金,推動農村道路硬化、水利設施修繕等工程實施,改善了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在公共服務提升方面,協調相關部門加大對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的投入,新建了村級文化活動中心,讓群眾享受到了更多發展成果。
監督落實民生票決項目1個,對野趣溫泉項目實施過程進行全程跟蹤監督,確保項目順利推進,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提升以溫泉沐浴為核心的溫泉景區的接待能力和服務水平,吸引了更多游客前來觀光旅游,將進一步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群眾增收致富。通過人大代表的積極參與和監督推動,全鄉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效,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二)促進產業融合發展
聚焦農文旅融合發展戰略,人大主席團主動作為,為產業融合發展出謀劃策。組織代表對 “野趣溫泉” 開發項目進行多次調研,從項目規劃、建設到運營,提出了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加強旅游宣傳推廣、打造特色旅游產品等 5條建議,被政府及項目建設方采納,有效推動了項目的順利實施。未來,“野趣溫泉” 將成為全鄉旅游的新亮點,帶動了周邊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為村級集體經濟增收作出積極貢獻。
同時,關注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組織代表開展特色農業專項調研,針對特色農產品種植規模小、品牌影響力不足等問題,提出了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培育壯大農業專業合作社、加強品牌建設等建議 3 條。在代表們的推動下,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特色農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引導農民擴大種植規模,提升農產品品質,培育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農產品品牌,如 “溫泉土豆”“溫泉魔芋” 等,提高了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農文旅融合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參與基層治理創新
人大主席團積極組織代表參與基層治理工作,為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貢獻力量。組建移風易俗宣講隊、紅白理事會等自治組織,代表們帶頭宣傳倡導文明新風,通過制定村規民約、開展文明家庭評選等活動,引導群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全年參與化解矛盾糾紛 12 起,代表們充分發揮自身優勢,深入了解矛盾糾紛的起因和訴求,積極協調相關部門和當事人進行溝通協商,以公正、公平的態度化解矛盾,維護了社會和諧穩定。
在基層治理創新過程中,人大代表還積極參與智慧鄉村建設,推動信息化技術在基層治理中的應用。通過建立村民微信群、設立網上意見箱等方式,拓寬了群眾反映問題和參與治理的渠道,實現了信息的快速傳遞和共享,提高了基層治理的效率和水平。
四、加強代表工作,激發代表履職活力
(一)完善履職平臺建設
持續優化提升人大代表之家 1 個、聯絡站 1 個,為代表履職提供了良好的場所。配備數字化建議收集系統,實現建議收集 “線上 + 線下” 全覆蓋,方便代表及時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全年接待選民 100 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 30 余條,解決問題 15 件。通過代表之家和聯絡站這個平臺,代表們與群眾的聯系更加緊密,能夠及時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所盼,為更好地履行代表職責提供了有力支撐。
(二)提升代表履職能力
為提高代表的履職能力和水平,人大主席團有計劃地組織代表參加各類培訓和學習活動。全年組織代表赴烤煙種植先進村社考察烤煙產業,學習先進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拓寬了代表的視野;開展履職培訓 4 次,內容包括法律法規、人大業務知識、鄉村振興政策等,覆蓋代表 80 人次。通過培訓學習,代表們的政治素質、法律意識和履職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為更好地發揮代表作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豐富代表活動內容
組織代表開展 “我為群眾辦實事—人大代表在行動” 和 “共同富裕?建功有我—人大代表在行動” 等活動,全年共有30余人次代表參與,走訪接待群眾15余人次,幫助解決問題6件。在活動中,代表們深入基層、深入群眾,了解群眾的生產生活情況,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題。例如,部分代表了解到部分山區群眾出行不便的問題后,積極協調政府和相關部門,爭取項目資金,修建了便民道路,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
同時,組織代表視察政府重點工作,讓代表深入了解全鄉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引導代表積極建言獻策。在視察過程中,代表們認真聽取政府工作匯報,實地查看項目建設現場,對政府工作提出了許多具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建議,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充分發揮了代表在推動全鄉發展中的主體作用。
(四)提高建議辦理質量
把辦理代表建議作為尊重代表權利、回應群眾關切的重要工作來抓,建立健全代表建議 “五辦” 機制(直辦、交辦、轉辦、領辦、督辦),加強與承辦單位的溝通協調,加大跟蹤督辦力度。全年督辦代表建議 7 件,已全部辦理答復完畢,代表滿意度 100%。在建議辦理過程中,注重與代表的溝通反饋,及時了解代表對辦理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對辦理不滿意的建議,要求承辦單位重新辦理,確保代表建議得到有效落實,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關心的實際問題。
五、加強自身建設,提升人大工作水平
(一)強化思想政治建設
利用 “學習強國” 等線上平臺,強化政治理論學習,提升人大干部和代表的政治素養。開展憲法宣傳系列活動 3 次,組織擬任干部參加任前法律知識考試、憲法宣誓儀式,增強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憲法觀念。嚴格落實 “三會一課” 制度,加強黨員教育管理,推動機關黨建工作與人大業務工作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二)完善工作制度機制
系統梳理并修訂了人大主席團工作制度,規范了議事程序和工作流程,使人大工作更加制度化、規范化。建立了代表履職考核評價機制,對代表的履職情況進行量化考核,激勵代表積極履職。加強與上級人大和其他鄉鎮人大的交流學習,全年組織外出學習交流活動 2 次,借鑒先進經驗做法,不斷拓寬工作思路,提升工作水平。
(三)加強宣傳輿論工作
加強人大工作宣傳,廣泛宣傳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人大工作成效和代表履職風采,講好人大故事,傳播人大聲音。全年撰寫人大工作信息5篇,進一步擴大了人大工作的社會影響力,營造了全社會關心支持人大工作的良好氛圍。
鄉人大主席團認真行使了憲法和法律賦予的各項職權,在推進全鄉經濟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加強民主法制建設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這些成績的取得與黨委的正確領導、上級人大的指導、全鄉縣鄉人大代表的共同努力以及鄉政府及社會各界的積極支持是分不開的,在此,我謹代表鄉人大主席團向關心、支持鄉人大工作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及溫泉彝族鄉社會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鄉人大主席團的工作還有一些不足:一是監督工作的深度和實效有待進一步提高,雖然在監督方式方法上進行了一些創新,但在監督的廣度和深度上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對一些深層次問題的監督還不夠有力。二是代表履職作用發揮不夠充分,部分代表由于自身文化素質、工作能力等原因,在履職過程中存在積極性不高、主動性不強的問題,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能及時有效地進行處理和反饋。三是代表聯絡家站活動開展不夠豐富,雖然建立了代表之家和聯絡站,但活動形式和內容還比較單一,與群眾的互動交流不夠緊密,聯系服務群眾的渠道和方式有待進一步拓寬。四是鄉人大主席團自身建設還存在不足,人大干部的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還不能完全適應新時代人大工作的要求。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
2025年主要工作
2025 年是 “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堅之年。鄉人大主席團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緊扣縣委 “一區五縣、共富共興” 總體戰略,依法履行職責,為全鄉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試驗區貢獻人大智慧和力量。
一、堅持黨的領導,把準政治方向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堅定擁護 “兩個確立”,堅決做到 “兩個維護”。嚴格落實請示報告制度,定期向鄉黨委報告人大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重大事項、重要工作。堅持黨管干部與人大依法任免相統一,依法做好人事任免工作。緊緊圍繞鄉黨委確定的中心任務與重點工作,積極主動謀劃人大工作,確保人大工作與鄉黨委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同軸共轉。
二、聚焦共富共興,增強監督實效
圍繞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全面推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創新開展調研、視察、評議和專題詢問,探索符合溫泉彝族鄉實際的共富建設路徑。聚焦攀鹽高速建設、野趣溫泉開發等重大項目,組織代表開展專題調研,為項目建設中的拆遷安置、產業發展等問題建言獻策。圍繞全鄉構建以創新為引擎的現代產業體系、以民生為核心的品質生活體系、以綠色為本底的生態發展體系,開展 “1+1+N” 監督組合拳(專題詢問、執法檢查和多項專項監督),促進產業升級、民生改善、生態更新。加強年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預算決算審查、政府債務管理等方面監督,確保政府工作依法高效運行。
三、強化代表工作,激發履職活力
深化 “兩聯系” 工作,豐富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的內容和形式,拓寬聯系渠道,引導代表聽民聲、紓民困、強信心、助發展。持續深入開展 “共同富裕,建功有我 —— 人大代表在行動” 專題活動,倡導各級人大代表積極投身縣委提出的 “一區五縣” 工作部署,切實開展 “做一次共同富裕宣傳”“獻一條共同富裕良策”“干一件共同富裕實事” 三個一活動。加強數字人大建設,進一步健全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完善代表聯絡家站建設,推動代表常態化進家入站履職。組織代表圍繞新質生產力培育、和美鄉村建設、深化改革等重點工作開展調研視察活動;針對性開展法律法規、政策業務、履職技能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代表政治素質和履職能力。落實代表履職登記和量化評價,宣傳代表實干風采,調動代表履職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加強自身建設,提升履職能力
按照 “四個機關” 的定位和要求,不斷加強人大主席團自身建設。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嚴格落實 “第一議題”“會前學紀” 等制度,深學細悟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強大力量。加強組織建設,開展學習型機關建設,打造政治堅定、服務人民、尊崇法治、發揚民主、勤勉盡責的高素質人大工作隊伍。加強紀律作風建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用好黨紀學習教育成果,把工作重心放在抓好落實上,把功夫下在推動解決問題上。加強人大制度理論研究和新聞宣傳工作,深化與上級人大溝通聯絡,密切與其他地區人大聯系交流,持續提升全鄉人大工作水平。
各位代表,新的使命激勵我們不斷前行,新的征程賦予我們責任與擔當。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鄉黨委的堅強領導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依法履職、擔當作為,為建設 “釩鈦首縣、滋味鹽邊”山區共同富裕試驗先行區、推進農業活縣、康養名縣、科教興縣、生態立縣總體戰略,助力“二次騰飛”,實現鹽邊共富共興貢獻溫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