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縣公安局 “四舉措”加強汛期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工作
發布時間:2025-08-05 來源:鹽邊縣公安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鹽邊縣公安局
“四舉措”加強汛期道路交通安全監管工作
當前,暑期、汛期、旅游高峰期“三期疊加”,道路交通安全形勢復雜嚴峻,鹽邊縣公安局聚焦“防風險、保安全、保暢通”目標,以“謀、查、管、宣”四舉措抓實汛期交通安全管理,全力保障轄區群眾出行安全。
一、以謀為先,做好形勢分析研判。一是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定期召開汛期道路交通事故預防工作會議,認真總結、分析往年轄區汛期道路交通事故特點、事故發生原因,結合近期排查暴露出的問題,梳理道路交通事故易發區域、時段和重點違法行為,制定預防工作對策和措施,確保將工作任務、要求、措施等明確細化、落實到人,全力堵塞安全漏洞,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各類道路交通事故的發生。二是加強交通事故分析研判。對標轄區事故預防薄弱環節,認真分析研判,提前謀劃應對措施,精細化工作部署,不斷提升事故分析研判的系統性科學性,分層分級開展深度分析,找準找實問題短板,系統梳理、認真總結階段性事故規律特點。三是完善汛期應急管理處置。認真研判轄區道路交通安全狀況,預測可能出現的極端天氣和洪澇災害等情況,聯合交通運輸、鄉鎮等部門建立協作機制,明確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分流管控、汛期應急響應等職責,形成“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工作格局,確保能夠快速反應、合力處置、及時恢復交通,避免出現長時間、大范圍的交通擁堵,把極端天氣對道路交通安全的影響降到最低。
二、以查為要,確保源頭防控到位。一是強化預警防控。秉持“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時不備”理念,及時收集極端天氣預警信息,第一時間部署應對工作。發揮職能融合優勢,組織轄區派出所及交通勸導員開展預警在前、防控到位雨天巡邏防控16次。二是全面排查整改。對國省道、縣鄉道路、旅游線路開展拉網式排查,重點檢查臨水臨崖、急彎陡坡、易積水路段及交通安全設施完好情況,建立隱患臺賬并明確整改責任和時限。配合相關部門快速修復破損路面、完善警示標志、清理排水設施,累計移交并整改道路隱患21處,及時消除安全風險。三是加強施工路段隱患排查。對正在施工的路段進行全面排查,及時與交通運輸、住建等主管單位溝通,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確定整改責任單位,制定整改措施,對一時難以整改到位的,落實臨時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同時增派警力加強巡邏,嚴防漏管失控,消除路面事故隱患,確保道路交通安全。
三、以管為本,確保違法整治到位。一是強化路面執法。按照“夏季行動”部署,聚焦“減量控大”目標,科學調配警力加強重點路段、時段管控,提高見警率和管事率。依托執法站和臨時檢查點,嚴查“兩客一危一貨”、校車、面包車等重點車輛,嚴厲打擊酒駕醉駕、“三超一疲勞”、違法載人等違法行為。汛期以來,累計查處交通違法行為2700余起,同步提升車輛檢驗率、報廢率,從源頭消除隱患。二是高效清障保通。堅持“以雨為令”,遇強降雨等惡劣天氣立即啟動應急預案,警力迅速趕赴積水、塌方、滑坡等路段,清理障礙物、疏導交通。對交通中斷路段及時采取管制措施,通過媒體發布繞行路線,累計處置突發險情18起,保障道路安全暢通。三是延伸監管觸角。將管控范圍拓展到轄區農村主要交通要道等重點路段,根據情況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加強對鄉鎮主干公路、學校周邊等車輛出入較多的區域將整治涉牌涉證、酒后駕駛、拖拉機違法載人、報廢車上路行駛等交通違法行為作為整治工作重點,保持對各類嚴重交通違法行為的高壓嚴管態勢,確保不漏管、不失控,切實規范農村地區路面通行秩序。
四、以宣為導,確保安全提示到位。一是及時發布天氣預警信息。通過910廣播電臺、客貨運企業駕駛人短信平臺、鹽邊融媒、鹽邊公安“兩微”等媒介,及時發布降雨等惡劣天氣預警信息,實時播報路況和交通管控信息,方便群眾合理選擇路線出行。二是依托多種載體搞好提示警示。借助農村“小喇叭”覆蓋廣、接地氣的優勢,用通俗語言普及汛期避險知識(如夜間、雨霧天氣行人穿戴亮色衣物等),累計播放10余場次,全面提升群眾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三是繼續深化七進宣傳活動。組織民輔警深入轄區學校、企業、社區、村莊等開展交通安全宣傳活動,通過懸掛醒目橫幅、張貼宣傳海報、向群眾發放宣傳資料、講解交通安全常識、舉辦交通安全宣傳講座等形式,高頻次集中推送宣講汛期交通安全注意事項、交通安全宣傳提示信息,加強“點對點”教育警示,做到毛毛雨常下,警鐘長鳴,累計開展宣傳活動36場次,讓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入腦入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