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縣醫療保障局 鹽邊縣財政局 關于開展2021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績效評價的報告
發布時間:2022-08-19 來源:縣醫保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按照相關要求,現將鹽邊縣2021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績效評價如下。
一、基本情況
(一) 項目總體情況
為進一步加強醫療保障能力建設,市、縣財政局按照《關于提前下達2021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中央財政資金預算的通知》(川財社〔2020〕172號)以及《攀枝花市財政局關于下達2021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的通知》(攀財資社〔2021〕52號)文件精神,于2021年11月下達2021年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中央補助資金7萬元,資金下達到位率100%。實施完成年度為2021年。
(二) 項目績效目標
1.年度總體目標
一是提升醫保信息化水平,加強網絡、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等方面建設,進一步夯實技術基礎,切實保障醫保信息系統高效、安全運行,提高數據采集質量和速度;二是加強打擊欺詐騙保工作力度,切實保障醫保基金合理有效使用;三是加快推進醫保支付方式改革和DRG試點工作;四是有效提升綜合監管、宣傳引導、經辦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等醫療保障服務能力。
2.具體績效指標
一是產出指標,開展全域醫保政策宣傳活動次數;參加省局信息化建設工作專班。二是效益指標,參保群眾政策知曉率;醫保經辦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等醫療保障服務能力。三是滿意度指標,參保人員對醫保服務的滿意度。
二、績效評價工作開展情況
(一)評價目的、對象和范圍
本次績效評價的目的主要是對醫療服務能力提升資金項目的進展情況、資金撥付使用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效進行評價,認真總結經驗,及時發現并分析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意見及建議,從而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最終達到提升我局信息化建設、基金合理有效使用并安全運行、定點醫藥機構和經辦機構的服務等能力的總體目標。評價對象是2021年醫療保障與服務能力提升補助資金(醫療保障能力建設部分)。評價范圍為中央、省、市、縣資金管理使用范圍。
(二)評價方法和評價等次
采用質量指標和數量指標相結合的辦法。評價等次:合格60-70分,良好71-80分,優秀90分以上。
(三)指標體系設置
按照市局有關工作落實執行。
(四)評價工作過程
2022年1月,我局按照市局要求開展績效評價工作。
三、績效評價結論
(一)評價得分
2021年,根據省局《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醫療保障服務能力提升部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得分96分。
(二)評價結論
經評價,我局對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醫療保障服務能力提升部分)使用透明實際,資金很好支持了我縣區域范圍內醫療保障工作,提高了醫保保障服務能力水平、醫保信息化水平以及醫保政策宣傳,對社會穩定起到較好作用。
四、績效評價指標分析
(一) 項目決策
1.決策依據
認真貫徹中央醫療保障制度改革有關醫療保障能力建設決策部署,執行預算績效管理和資金管理辦法。
2.決策過程
鹽邊縣醫療保障局按照市醫保局要求確定資金年度績效管理目標,會同縣財政局推進績效管理具體要求,定期核對資金、規范使用資金。
3.績效目標
按照市醫療保障局、市財政局下達的績效目標表進行細化,目標設置合理科學,明確產出指標、滿意度指標等績效指標要求,細化分解下達的績效目標與財政部與國家醫療保障局一致。
4.資金分配
此次下達資金7萬元,嚴格按照規定使用,資金分配為三部分:
(1)提高信息化建設水平1.6萬元。補助鄉鎮衛生院、社區醫院、婦幼保健院網絡信息費用,促使其提高網絡、信息安全等方面建設水平。(2)加強政策宣傳0.8萬元。為宣傳解讀醫療保障基金管理法律法規和醫保政策規定,制作標識標牌、購買相關書籍,進一步加強群眾對醫保政策的了解,增強工作人員自律意識,減少欺詐騙保事件的發生。(3)提升經辦服務、人才隊伍建設能力4.6萬元。相關工作人員參加省局和市局組織的醫保省版系統信息化建設專班,學習相關業務操作并進行數據測試的差旅費1萬元;為使醫保工作人員言行更為規范,統一著裝,樹立良好醫保形象,購買服裝3.6萬元。進一步提高我局工作人員的綜合能力和素質,更好為參保群眾服務。
(二) 過程管理
1.資金管理
資金使用率100%,符合財經法規和有關專項資金管理辦法,有完整的審批程序和手續,未發生截留、擠占、挪用、虛列支出等情況。監管措施有力,按照財政預算和國庫管理有關規定,加強資金的管理。
2.組織管理
針對不同項目特點,分別建立相應管理制度立項審批、招標采購等規范運作,手續齊全。
(三) 項目產出
1.數量指標
認真開展醫保政策宣傳,通過在廣場等人流量較大的醒目位置,宣傳解讀醫療保障基金管理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利用微信公眾號和新聞媒體發布征繳等注意事項,給工作人員發放基金監管等相關醫保書籍,要求其深入學習,使群眾和工作人員能更好地了解醫保政策,明白基金安全的重要性,營造全社會關注并自覺維護醫療保障基金安全的社會氛圍。參加信息化建設工作專班,進一步提高工作人員的服務能力。
2.質量指標
醫保經辦服務能力和法治建設能力較上年有所提高,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意識、能力有所提升,加強基金管理,有效實現基金預警和風險防控。按照政策文件要求加強醫保綜合監管能力,多次認真組織開展縣域內定點醫藥機構醫療費用全面核查、醫療亂象整治和打擊欺詐騙保專項行動,開展以定點醫藥機構自查自糾為重點的專項治理工作,配合省市開展省內飛行檢查和交叉檢查,一直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
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實地稽查醫保定點醫藥機構,全面推進醫保智能審核,將慢性病等醫保服務事項延伸至醫院,實現就近辦理。
(四)項目效益
2021年,通過我局進行打擊欺詐騙保和醫保政策宣傳解讀,強化定點醫藥機構和參保群眾法治意識,社會共治、維護醫保基金安全效果明顯。且工作人員通過業務學習、規范職業素養提高業務經辦能力,使醫療保障制度深入人心,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可持續性作用明顯。促使參保群眾對醫保政策知曉率達90%以上;對醫保服務的滿意度達到90%以上。
五、存在問題
資金不足導致不能經常開展政策宣傳、打擊欺詐騙保全覆蓋工作,為了維持全社會關注并自覺維護醫療保障基金安全的社會氛圍,還需中央、省級加大資金投入,保障業務能力與基金監管等方面工作更好開展落實。
六、有關建議
繼續加強與各相關部門溝通,提高信息系統層次水平,更好為參保群眾做好醫療保障服務。
附件: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醫療保障服務能力提升部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附件:醫療服務與保障能力提升補助資金(醫療保障服務能力提升部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2).xls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