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格鎮美麗城鎮建設實踐:產業融合繪就陽光 康養新圖景
發布時間:2025-08-11 來源:鹽邊縣紅格鎮人民政府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鹽邊縣紅格鎮緊扣省級小城鎮建設戰略部署,以“生態優先、產城融合、機制創新”為發展主軸,通過生態景觀體系迭代升級、三產融合深度拓展、治理模式創新突破,走出獨具特色的陽光康養城鎮發展之路。曾榮膺“四川省第二批鄉村治理示范鄉鎮”“巴蜀氣候宜居宜游鄉鎮——陽光運動溫泉康養地”“省級百強中心鎮”等稱號。在金沙江河谷的青山碧水間,昔日的溫泉小鎮正以生態為筆、產業為墨,繪就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的時代畫卷。
一、生態筑基:南亞熱帶風情繪就宜居宜游新畫卷
紅格鎮依托金沙江河谷獨特的南亞熱帶氣候,圍繞“一湖、一帶、兩環、四區”生態體系,以環境美、產業興、群眾富為目標,不斷完善旅游配套設施,建成太陽湖公園、巖羊河濕地公園、月亮湖公園等景觀節點,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5%,形成“推窗見綠、出門入園”的生態格局。創新推行“戶分類、村收集、鎮轉運、市處理”垃圾處理模式,并引入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機制,村民參與率達90%以上。昔格達村以“零碳示范村”為標桿,建成光伏長廊、智慧能源站,年發電量超50萬千瓦時,實現清潔能源與鄉村風貌有機融合,成為攀西低碳發展典范。 2024年,紅格鎮新增生態綠道15公里,串聯起溫泉康養區與農業觀光帶,全年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占比達98%。
二、產業賦能:農文旅融合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紅格鎮以“陽光、溫泉、運動、康養”為核心品牌,緊扣“全域康養、全景紅格”發展定位,大力發展陽光康養產業。重點文旅項目穩步推進,消費新場景打造持續升溫。天沐溫泉、紅格云銜山酒店、鹽邊縣第二人民醫院、紅格農產品物流交易中心、綠邦商業綜合體等項目建設穩步推進。錦府驛觀山民宿投入運營,無所事事、力嘉、曉峰多肉、尋光之旅等民宿組團落地建設,紅緣牦牛食府、油梨園、“漫拾陽光”、湖邊餐廳、昔格達鈦陶館等餐飲消費新場景打造如火如荼。2024年累計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6.5億元,較2023年增長25%。大力發展一村一品,堅持差異化發展。和愛村和聯合村,利用海拔高、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充分發揮“早市”和“錯季”優勢,提高綠色有機蔬菜供給質量,不斷提高農民收入,打造攀枝花“菜籃子”。昔格達村搶抓實施省級田園綜合體示范項目機遇,爭取資金6000萬元,盤活村集體土地,探索集“田園旅居、康養休閑、研學教育”為一體的發展路徑,深挖農耕、民族等“土”資源,培育鈦陶創意、無人機飛行、汽車露營、藝術寫生等特色業態,大力發展農文旅融合產業,年接待游客達10萬人次,帶動村級集體經濟收入增至420萬元。
三、機制創新:多元共治打造可持續發展新范式
紅格鎮堅持“三規合一”規劃理念,統籌康養產業布局與城鄉發展,吸引社會資本300億元投入紅格國際運動康養度假區建設,形成“溫泉療養+賽事經濟+智慧農業”產業鏈。創新“村集體主導+企業運營+村民入股”模式,昔格達村通過集體經濟入股商貿物流基地,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失地農民就業率提升至95%。在治理層面,成立鄉鎮級綜合執法大隊,2024年拆除10戶違建,聯合集鎮管理小組共出動執法車40余次,執法人員90人次,對集鎮環境衛生問題進行整改、流動攤販進行集中規范清理,維護經營秩序。探索“新鄉人”共治機制,聯合村吸引錦府驛等3家民宿企業投資3000萬元,村民通過房屋租賃、勞務合作年均增收4萬元,實現“資源變資產、農民變股東”。
紅格鎮以生態為基底、產業為引擎、機制為保障,奮力構建“陽光康養引領、三產深度融合、城鄉協同共進”的美麗城鎮發展模式,我鎮將全力以赴為全省小城鎮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的“紅格經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