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 關于汛期食品安全風險的提示
發布時間:2025-06-05 來源:鹽邊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鹽邊縣食安辦提醒您:
當前,正值汛期,強降雨、高溫高濕等極端天氣增多,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大。為切實加強汛期食品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現就汛期食品安全風險提示如下:
一、謹慎選購食品
1.購買食品時到持有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或備案憑證的商場、超市等食品經營單位。注意查看包裝是否完好,避免購買外包裝破損、脹袋、漏氣的食品。
2.重點關注食品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信息,拒絕購買過期、變質或感官異常(如發黏、有異味、顏色異常)的食品。
3.汛期避免購買露天銷售的熟食品、涼菜、鹵味等易受污染的食品,盡量選擇新鮮食材現做現吃。
二、安全儲存食品
1.生鮮食材應及時冷藏或冷凍,生熟食品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糧食、干貨等易受潮食品需密封保存,放置于干燥通風處,防止霉變。
2.熟制食品在室溫存放時間應不超過2小時;加工后的成品、半成品、原料應分開儲存,防止交叉污染。
3.未食用完的食品應該用保鮮膜密封,按存貯要求進行常溫、冷藏或冷凍保存。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要看是否符合相應的條件(一般冷藏溫度為0-4℃、冷凍溫度為-18℃以下)。冷藏食品一般3天以內食用較好,冰箱內存放食品不宜過滿,要定期清理。
三、確保飲食安全
1.加工食品前要洗凈雙手,餐具需清洗消毒,生熟刀具、砧板分開使用。食物要徹底加熱煮熟,尤其是肉類、海鮮等,避免食用生冷食物。冷凍食品烹飪前應徹底解凍,以防食品中心加熱不透。涼菜要現做現吃,不過餐、不過夜。
2.濕米粉等谷類發酵制品、泡發的木耳或銀耳等,盡量在購買當天或泡發當天食用完。選取煲湯材料時,一定要從正規渠道購買,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煲湯材料。
3.謹慎使用中藥材泡制酒,不偏聽偏信所謂的秘方、偏方,避免在不了解藥性的情況下,盲目按秘方、偏方泡制酒食用,引發食物中毒。
4.外購熟食或外出就餐打包的食品,在下次食用前應先確認是否變質,已變質的食品要及時清理,未變質的食品要徹底加熱煮透后方可食用。
5.汛期水源易受污染,建議飲用瓶裝水或煮沸后的自來水,避免直接飲用井水、河水等未經處理的水源;不撿拾洪災水域漂浮物,或洪水沖刷后留下的動物尸體或野生植物,包括野果、野菜、野生菌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