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刺黃泡熟了,來鹽邊,帶您體驗兒時的味道!
發布時間:2023-05-08 來源:鹽邊縣融媒體中心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時光荏苒,你還記得小時候滿山奔跑,采摘“黃per”的場景嗎?哪怕是被藤蔓上的刺扎得眼淚直流 ,也只為了那一口酸甜的味道。那鄉間記憶的野果,是抹不去也忘不了的童年記憶。
又逢黃泡成熟時節,位于桐子林鎮金河村雙箐組的無刺黃泡采摘園里,一串串黃泡果綴滿枝頭,黃綠相間,在陽光的照射下晶瑩剔透,金黃飽滿的果實讓人垂涎欲滴,用手輕輕一碰,成熟的果子即可脫落,摘下一把放入口中,滿口爆汁,酸甜的味道瞬時勾起了藏在記憶里的兒時滋味。

“黃泡酸甜可口,但因為其枝干上長滿倒刺采摘時也不容易,總是難免‘受傷’,聽朋友說金河種植有無刺黃泡,就連小朋友們都可以隨意采摘,我們便約上家人朋友一起來體驗哈,重拾兒時的樂趣。”正在樂著采摘的李女士說道。

該園栽種的13畝綠色藤蔓植物,正是果農鄭西宏發展的新產業——無刺黃泡、無刺黑莓。金河村作為芒果產業大村,在芒果產業發展趨勢良好的情況下,鄭西宏為何要砍掉芒果栽種無刺黃泡和黑莓呢?他說道:“現在芒果種植太密集了,光是種植芒果,品種單一,引不進游客來,便想著發展新產業。”在外闖蕩數年的鄭西宏發現,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縱深推進,鄉村旅游已成為促進鄉村發展的重要抓手和可行路徑,在都市里工作的人們喜歡在閑暇之余到農村去體驗生活,尋找兒時的記憶。在了解到相關情況后,鄭西宏最后決定用頗具童年記憶代表的 “黃per”產業替代芒果產業,先后前往廣西、云南、貴州等地進行考察、篩選,引進了無刺黃泡、無刺黑莓等7個品種。

但在金河村這塊寸土寸金的地方,要發展新產業,必須得有多余的空地,怎么辦?在經過短暫的思考過后,鄭西宏決定砍掉房屋背后芒果地里的800余株芒果樹為新產業“騰地兒”,很快這一想法便得到家人的支持。
“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先機,以前種芒果也是,黨員干部帶頭干,很多人都靠著種芒果蓋起了小樓房,如今,兒子能有這樣新想法和敢干的勁兒,我們肯定要支持他,一家人齊心,肯定能把新產業做大做強的。”鄭西宏的父親說道。為了讓游客在這里玩得盡興,鄭西宏還對自家土地做了規劃布局,在采摘園內建造了魚塘、兒童戲水區,園內娛樂設施也一應俱全,不僅能在這里摘黃泡、摸泥鰍,還能品農家菜,待上一天,滿滿的童年記憶涌出來……

三年的探索,三年的付出,這片金燦燦的果子在芒果樹中發出了耀眼光芒。無刺黃泡的成功種植,是桐子林鎮金河村當地村民面對鄉村振興新形勢、新要求、新挑戰下,積極思考如何立足實際,積極謀發展的有力證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