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邊縣突出四個著力點掀起“四好村”創建熱潮
發布時間:2017-08-28 選擇閱讀字號:[ 大 中 小 ] 閱讀次數:
6月29日,記者從鹽邊縣委農村工作辦公室獲悉,今年以來,鹽邊縣把“四好村”創建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與脫貧攻堅省定貧困村退出、美麗幸福新村建設、彝家新寨建設、異地搬遷等工作緊密結合,突出“制標準”“建機構”“謀路徑”“定計劃”四個著力點,把創建工作推向深入并取得了重大實效和進展。
按照省委、市委的部署安排,鹽邊縣委在“四好村”創建工作推進中反復強調,各鄉鎮、各部門要充分認識“四好村”創建是激發農村群眾脫貧奔小康內生動力、切實加強農村依法治理、整體推進農村改革發展穩定的重要環節,將此項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親自研究、親自安排、親自推動、親自檢查,對本轄區的創建活動負總責。面對創建工作時間緊、任務重的現實,全縣一盤棋,摸索出了四個著力點,強力推動。
制標準,促進“四好村”創建有依據。為了讓創建工作有衡量標準、精準準則,今年啟動“四好村”創建工作后,鹽邊縣委、縣政府先后制定了《鹽邊縣“四好村”創建考評工作方案》《鹽邊縣“四好村”標準》《鹽邊縣脫貧攻堅“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主題教育活動方案》,指導“四好村”創建;在省、市尚未有驗收標準的情況下,鹽邊縣自加壓力,率先完成了《鹽邊縣縣級“四好村”驗收辦法》,采用百分制,圍繞“業興、家富、人和、村美”,確定了“工作開展”“好房子”“好日子”“好風氣”“好習慣”“群眾滿意度”等6個考核驗收體系,共計27個小項。
建機構,保證“四好村”創建有平臺。為建立“四好村”創建的載體、平臺,鹽邊縣從創建之初就建立了縣、鄉(鎮)、村三級創建機構,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擔任了縣“四好村”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10個部門主要負責人、16個鄉(鎮)的黨委書記、鄉(鎮)長為小組成員;突出村民主體的原則,組織164個行政村村民廣泛參與到村基礎設施改善、產業發展、
危房改造、環境整治、社會保障、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法制道德宣傳等項目實施或活動中,其中,今年在7個鄉鎮擬建20個幸福美麗新村,13個今年脫貧摘帽的省級貧困村全部納入。
謀路徑,確保“四好村”創建有抓手。鹽邊縣把路徑作為創建工作實在落地的重要抓手,今年3月,鹽邊縣委創新推出“支部共建、四好同創”活動,主陣地是鹽邊縣164個行政村,全縣機關、部門、企業的黨支部把組織生活開到聯系村、幫扶村、貧困村里去,在共建同創中,帶動村民把好習慣搬進好房子,用好風氣點染好日子。截至6月下旬,已累計有180多個基層黨支部在60個村開展此項活動。為了給創建工作營造良好氛圍,鹽邊縣抓實宣傳陣地,形成了村有標識、標語,鄉鎮有宣傳專欄,縣城主要交通要道有戶外廣告牌和縣級電視、廣播、新媒體宣傳群的三級宣傳矩陣。與此同時,“四好村”創建督查全力推進,5月下旬和6月中旬,縣委農工委組織人員赴16個鄉鎮檢查、指導創建工作。
定計劃,落實“四好村”創建有結果。創有所行、行必有果,為實現在2019年力爭完成100%的行政村建成縣級“四好村”、8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市級“四好村”、60%以上的行政村建成省級“四好村”的總目標,鹽邊縣早在去年11月份就拿出了時間表:2016年到2019年,全縣將累計建成縣級“四好村”164個、市級“四好村”132個、省級“四好村”103個。其中,今年建成縣級41個、市級33個、省級25個,并在9月、11月、12月分別完成縣級、市級、省級“四好村”創建驗收工作。



